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通俗的讲就是人们从失败的体验中学会了一种绝望的认知,即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也不可能成功,这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会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这种心理机制的形成,是由于人们通常将失败原因归咎于自身的「稳定性因素」,例如「我有点笨」,「我就是这样愚蠢」等等。通常这种因素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将原因归咎于「我不够努力」,那么现状往往是可以改变的。
两种思维模式
- 成长思维模式,通常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们会认为,学习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
- 固定思维模式,通常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们会认为,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的东西怎么学都没有用。
对孩子的不同鼓励方式会使得他们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
- 当他们表现良好时,被夸「聪明」的孩子通常会使得他们更关注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而不是挑战任务本身,这会削弱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 相反,被夸「努力」的孩子通常会使得他们更关注挑战,努力的背后是孩子的行为本身,而非他们的自我,行为本身是不固定的,孩子可以自己控制。当孩子的大脑「get」到类似「努力」的评价时,大脑会认为,它对行为的控制很好,它完全可以控制行为,这样的话,大脑对于行为的控制感就被强化了,大脑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本身,而非自我。
固定性思维的本质是防御,因为自己总是失败,外界环境太恶劣了,自保防御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心理机制。而成长型思维的本质是为了适应环境、主动作为的成长路径,这种思维的认知体系中,外界的环境虽然很恶劣,但并没有恶劣到能「杀死」我的程度,那么我就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
本文访问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