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基础心理学

绪论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础心理学分为四个方面:

  1. 认知
  2. 需要和动机
  3. 情绪、情感和意志
  4. 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以及意志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因为是过程,所以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没有脑就没有心理现象,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心理现象。只懂得趋利避害的动物(例如单细胞生物)是不具有心理现象的,只能称他们具有感应性,因为这种能力某些植物也有。

环节动物(例如蚯蚓)开始有了心理现象,但这种心理现象非常简单,只停留在感觉阶段(例如有类似膝跳反射的条件反射),并不具有知觉。知觉具有整体性,需要把各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的属性结合起来。这种心理现象到脊椎动物才有。

到灵长类动物,大脑有了很高程度的发展,不仅有了知觉,还可以认识的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但是,他们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类(从智人进化而来)所特有的心理现象,而灵长类动物只能说处于思想萌芽的阶段。

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得不断完善相联系的。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如果没有客观事实对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无法产生心理的。因此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另外,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因此,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直白的,像镜子一样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学发展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一句话: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发表过理论观点。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生具有的本性是相似的,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人和人之间很大的差别。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 1. 孟子主张都是善的 2. 荀子主张都是恶的 3. 世硕主张有善有恶的 4. 告子主张无善无恶的

四种排列组合都集齐了,一个没拉下。

在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中还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那时对心理学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辨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还不具备实证的性质,因此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 19 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出现了很多学派,比较有名的是:

  1. 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和铁钦纳。主张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忽略了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因此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2.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安吉尔。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机能主义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
  3. 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确定了刺激和反应(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4.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并由此建立了完形心理学。
  5. 精神分析,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认为三者平衡发展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

  1.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认为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 认知心理学,又叫做信息加工心理学,他把人看做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微信里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领域的开辟和发展就是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结合的显著成果。
  3.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感觉、知觉

记忆

思维、言语及想象

意识与注意

需要与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本文访问

Comments